汽車補胎的方法
汽車補胎的原理是利用膠水進行硫化作用(橡膠的粘合都靠硫化作用,包括輪胎胎面和胎體的結 合),使得補胎膠片與輪胎橡膠層化和以彌補上面的漏洞。冷補膠水可以不用加熱就發(fā)生硫化反應 粘合膠片和輪胎,所以補胎時膠水不是涂得越多越好,適量即可。熱補是因為用的非冷補膠水而必 須在補胎的過程中加熱促進硫化作用,就是用電熨斗式的東西加熱既硫化機。
1、傳統(tǒng)穿膠條法(外補)這是原始的方法,就是先用錐子等銳器將破損的洞口撐大,再將一種涂滿膠水的橡膠條填充進洞內即可。優(yōu)點:操作簡單成本低、不用分離輪胎輪轂、不用進行動平衡缺點:用錐子將洞口撐大,擴大了受損面積,同時這種補胎方法不是很耐用,容易出現(xiàn)漏氣情況。
2、蘑菇釘補胎(內補)這是當前先進的補胎方法,它需要將輪胎和輪轂分離,并且補胎完成后也要坐動平衡。蘑菇釘與貼片補胎法的區(qū)別在于蘑菇釘補胎法能夠很好的填充破損洞口的縫隙,避免了受損處的繼續(xù)擴大。優(yōu)點:穩(wěn)定、安全缺點:價格高、對輪胎傷口有要求。
3、貼片補胎法(內補)這種方法是常見,大部分補胎店都用這種方法。做法是先將輪胎與輪轂分離,在輪胎里面破損處進行打磨,為了能夠讓膠更容易粘牢固,然后將打磨出來的碎屑清理干凈,再將破損處及周圍涂抹一些專用補胎膠水,把補胎用的貼片粘在破損處同時碾壓牢固,再涂上一層膠,補胎就完成了。優(yōu)點:可根據輪胎破損的大小可以選擇不同大小的貼片,價格也不貴。并且效果不錯,穩(wěn)定性比較高。缺點:這種方法需要分離輪胎和輪轂,補胎完成后還得做動平衡,相對來說時間比較長,而且較大的破損就修補不了了。還有一點就是外面的破損處直接裸露,在行車時可能會繼續(xù)擴大受損面積,這就需要時常檢查一下了。
4、補胎液補胎液不是很流行,現(xiàn)在只是在一些品牌的車輛里替換備胎用,能夠節(jié)省后備箱的空間。補胎液補胎補胎效果穩(wěn)定性較差、耐用性也不是很好。
5、火補(內補)火補是貼上貼片再用硫化機做高溫硫化處理,能夠讓貼片與受損處貼合的更牢固。這種方法大多適用于胎壁較厚的輪胎,比如大貨車的輪胎,乘用車的輪胎胎壁較薄,并且這種補胎法對修理工的技術要求更高,所以這種補胎方法不是很廣泛。